褥瘡是怎麼發生的?臥床長者褥瘡預防與護理重點

什麼是褥瘡?高齡臥床長者為何特別容易發生?

褥瘡,又稱為壓瘡,是指皮膚和皮下組織長時間受到壓力、摩擦或剪力而導致的組織壞死現象。對於長時間臥床的高齡者來說,由於活動能力減弱、皮膚變薄、血液循環變差,使得褥瘡的風險大幅上升。

broken image

褥瘡形成的4大原因

了解褥瘡的成因,有助於我們在照護中做出有效預防。以下是常見的褥瘡形成因素:

壓力:長時間壓迫皮膚(如臀部、背部、腳跟),造成局部缺氧與細胞壞死。

摩擦力:在床上移動時,皮膚與床單的摩擦會破壞皮膚表層。

剪力:身體滑動時皮膚與骨骼之間移動,造成組織撕裂。

濕氣:如尿布未即時更換,造成局部潮濕,皮膚更容易受損。

哪些部位最容易產生褥瘡?常見壓傷部位一次看


褥瘡常出現在身體骨骼突出的部位,這些部位因為軟組織少、受壓多而容易壞死:

臀部與尾椎

腳跟與腳踝

背部與肩胛骨

耳後與後腦勺(長時間側躺者)

膝蓋內側(雙腿長時間貼合者)

照護人員與家屬應每天檢查這些部位的皮膚狀況,以早期發現紅腫或破皮現象。

broken image

預防褥瘡的5大實用技巧

與其等到褥瘡發生再治療,不如從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。以下是褥瘡照護中不可忽視的重點:

1. 定時翻身,每2小時一次

幫助臥床者更換姿勢,減少局部壓力堆積。

2. 使用減壓輔具

可選擇氣墊床、減壓坐墊等醫療輔具。

3. 保持皮膚乾爽

定時更換尿布、擦乾汗水,避免皮膚長期潮濕。

4. 注重營養攝取

高蛋白飲食有助於皮膚修復與預防傷口感染。

5. 每日皮膚觀察

檢查紅腫、破皮或硬塊等異常現象,及早處理。

發現褥瘡怎麼辦?護理步驟與就醫建議


若發現長者皮膚出現破皮或紅腫且不消退,請立即:

  1. 停止壓迫該部位
  2. 清潔傷口,保持乾淨乾燥
  3. 使用滅菌敷料覆蓋
  4. 必要時就醫,由專業醫護進行傷口照護與評估

切勿使用刺激性藥品或過度摩擦傷口,避免惡化。

居家照護太累?善用專業看護資源,讓家人更安心


照顧臥床長者並不容易,尤其是要預防與照顧褥瘡,需要長時間觀察與專業技巧。如果您感到力不從心,也可以考慮:

請專業看護或長照人員協助日常照護

申請政府長照2.0補助降低負擔

與醫療團隊合作,制定個人化照護計畫


褥瘡雖然常見,卻並非無法預防。只要掌握正確的照護方法、定時翻身、保持清潔與營養,就能有效降低發生機率。對長者來說,這不只是皮膚的照顧,更是生活尊嚴的守護。

沐陽特別護理中心:https://www.muyang-nursing.com

官方LINE 免費諮詢聘僱看護/特別護理師@muyang3131

沐陽看護/沐陽特別護理師 免費諮詢聘僱專線09638115900